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

論植物分布的不連續現象 ( 作者--林迷)


【不連續分布的意義】
同一種植物有很多個體,正如人類有很多人口,分成許多種族,散居世界各地。植物個體的生長地點,嚴格說來都是不連續的,即使同一種的植株集中長在某一地點,形成一個群落,但另一個附近的群落可能被不適合的生境(habitat)所隔開,或因某些干擾因素而呈中斷現象,只要距離不大,植物的種子或果實繁殖器官可以散播過去,自然不足為奇,就該種植物的整體分布範圍而言,本來就不連續,所以不會引起一般人或學者的注意。
植物地理學上所謂不連續分布(disjunction),又叫間斷分佈,是指有些植物的分布區散落成幾部分,並且彼此相距很遠,中間被高山、沙漠、海洋或其他不適合植物生長的地理障礙碍所分隔,非一般散播方式所能到達,最大的地理範圍就屬不同大陸或洲際的不連續。基於上述理由,disjunction指的是環境或散播現象的大規模隔離,不是細部空間或生境的不連續。在討論植物不連續分布時,首先必須考慮植物形態學及分類學架構,因為一群不連續分布的植物如果形態有變異,被學者分成不同的兩類(兩種或兩屬等單位),各自分布於相距遙遠的地區,表面上則無所謂連續或不連續的問題。

台灣高山所見的冷杉森林,常因不適合的生境或火災影響,形成分布空間的不連續(上)。低海拔的油桐也常有大面積的森林,在開花期就可看出有局部分布中斷的現象(下)。這些都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不連續分布。


那麼植物不連續分布的現象最常用在分類群(taxa)的那一位階呢?以基本單位的種(species)而言,同種的族群可進行基因交流而維持後代種內的形態與生理同質性,如有族群分隔太遠,不能交換基因,則久而久之就可能演化成不同種,所以同一種呈現洲際不連續分布的例子非常罕見。大多數引人注意的植物不連續分布是指屬(genus)、科(family)或更高層級,最常被提到的是指相似的或有密切血緣關係的若干種植物,也就是指同一屬的成員,推測其彼此應有共同的祖先脈系,卻出現在地球上分隔的不同塊陸地,這其中必有玄機,值得探討。此外,若一個屬出現在遙遠的幾處陸地,並不稀奇,但若有好幾個屬呈現同一類型的不連續分布,則暗示有共同的機制在促成此現象,此乃植物分類或植物地理學的重大議題。

台灣向陽山坡地常見的台灣馬桑灌木,這一屬植物分布在全世界南北半球的幾塊不同陸地,可算是最大規模的不連續。


奇特而大規模的不連續分布現象,可舉雙子葉植物的馬桑屬(Coriaria)為例,這個馬桑科(Coriariaceae)的單一屬,約有30種灌木或小喬木,分布遍及全世界的溫帶地區,包括歐洲南部地中海附近、亞洲南部與東部(台灣也有一種-台灣馬桑Coriaria intermedia)、中美洲與南美洲、太平洋中的紐西蘭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四個地區,不僅跨越不同大陸,且涵蓋南北兩半球,如何解釋這種不連續的分布,乃是本文討論的主旨。

馬桑屬是有毒植物,其分布區遍及南北半球不同陸地與島嶼。


【不連續分布的解釋】
某一群植物出現在隔離一段距離之兩個生境上,早期有陸橋(land bridge)的假說加以解釋,即推測兩地之間過去有陸地相連,植物得以往返交流。冰河期海面的下降的確可使某些陸地相連,因而陸橋可解釋若干小尺度的植物不連續分布。冰河也促使北方植物向南遷移,到了氣溫回暖的間冰期,部份植物北返,有些則留在南方,向當地高海拔山區遷移,形成高緯度低海拔與低緯度高海拔的不連續分布。至於分隔遙遠的洲際生境上,出現同一類植物的現象,則難以上述理論解釋。過去曾有人提出各地獨立演化起源的假說,但很少有具體證據可支持這觀點。
以一屬植物的洲際不連續分布來說,普遍接受的假說認為,這一群相似的或有血緣關係的植物來自一共同祖先,從共同的起源中心向外擴散到一廣大連續的地區,而目前分布的不連續則是來後發生的環境改變所造成。環境變化包括氣候的改變與地理地質的變遷,而這兩方面實有密切關聯,例如造山運動會導致局部氣候的變化,而大陸板塊的移動會產生造山運動,也會改變陸塊的位置與氣候,陸塊的分離則直接促成植物分布的不連續。不過這些地球的變遷都是長期緩慢在進行的,這期間植物本身也伴隨著遷移與演化,不連續的距離逐漸擴大後,若發生生殖隔離,基因交流中斷,加上新生境環境的差異,分居兩地的族群也可能逐漸演化形成若干新種,此現象稱為隔離分化(vicariance)或替代種化(vicariant speciation),產生的植物雖經分類學者認定是新種,但因血緣與親種很近,形態上還是相當類似,故被稱為替代種(vicarious species),由於來自共同的族系,彼此是同胞種或姊妹種。

隔離分化與長距離擴散所形成不連續分布的示意圖,圖中A及編碼代表地區,SP及編碼代表物種。


另一種解釋是長距離散播(long distance dispersal),或稱跳躍擴散(jump dispersal)。生物的擴散或遷移能力各不相同,植物本身不具行動力,只能靠下一代的種子或果實等繁殖器官擴散到另一生境,傳統的觀察顯示隔代的位移距離不可能很遠,必須長期累積很多代才能形成遙遠的分隔。若是植物繁殖器官的特性,配合特殊的散播媒介,如大氣環流或動物遷移,或許可在短期內作跳躍式移動,例如往返於南北兩地之間的候鳥遷徙,可能是傳播植物繁殖體的一種媒介,對解釋某些植物的南北向不連續分布或有幫助,但與候鳥無關的擴散路徑仍不容易解釋。
目前分子生物學的理論與技術有重大發展,利用DNA之序列分析可以研究物種間的親緣關係,從突變的速率也可以在演化關係樹的分岐點上,標示大略的時間尺度(分子鐘原理)。最近分子親緣關係的研究,配合地質學研究所揭露的板塊移動歷史,顯示許多植物屬的不連續分布是長距離擴散所致,而非陸地分離產生之隔離分化,例如南太平洋島嶼的生物有很多是長距離散播而來,其種源地區包括馬來西亞/新幾內亞、新喀里多尼亞及澳洲。也有學者認為植物繁殖器官之散播距離很少大於200 公里,500公里更不可能,因此散播到遠方島嶼必須有有踏腳石或陸橋式的島嶼,作為中繼站,而列島(archipelagos)之配置有利於陸域植物或鳥類的遷移,尤其是冰河期的海平面下降,島嶼面積增大,島鏈距離縮短,更可促進植物的遷移與擴散。另有學者提倡機遇擴散(chance dispersal)的觀念,認為罕見的極端事件(例如熱帶氣旋)就有增加散播距離的潛力,而植物擴散乃一長期過程,地質年代的氣流或動物散播媒介也許不同於現代,有些不尋常的機遇散播事件,過去不無可能發生,卻可導致現代的不連續分布。
綜上所述,不連續分布可能是一群植物在生境大規模分隔或陸地分離後,所衍生的後裔,族群遭遇被動式的隔離(passive isolation)而產生分化及後續演化,即所謂隔離分化,形成替代種。另一可能原因是族群本身作長距離的散播,相隔遙遠以後,漸漸產生異域種化(allopatric speciation),形成一個屬的不連續分布。至於上述兩種情境何者為真?必須參考過去的地質或氣候環境變遷過程,以及所考慮植物的演化歷史與分化時間,如能佐以明確的化石紀錄,則可增加可信度。這兩種情況並非互斥事件,可能同時或先後發生,造成不連續的植物分布。此外,如所考慮的這群植物有一更久遠的祖先,但目前已滅絕,沒有化石或存活植物可供分析,則難以判斷隔離分化的情節。

【隔離分化或長距離擴散?】
自從Wegener 於1912年提出大陸飄移的假說以後,許多植物地理學者相信這理論可以解釋植物分布的不連續現象,而最早的地球表面只有一塊盤古大陸(Pangaea),後來才分裂為北半球的勞拉古陸(Laurasia)與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(Gondwana)。起初這假說受到甚多質疑,因沒有支持的證據與細節理論,1960年以後,海底的鑽探以及海底擴張理論的研究,逐漸提出了陸塊移動的佐證與原理,而板塊構造與運動的理論也逐漸成熟。
根據板塊的理論,大約在中生代末期的白堊紀(135百萬年前),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為南北兩塊古陸,並一直產生位移,後來北美洲與南美洲從歐洲與非洲分離出來,大西洋初現,到新生代的始新世(54百萬年前),北半球主要大陸逐漸接近定位,但北端仍有相連的陸地環繞北極海,直到中新世(23百萬年前),各大陸已在類似目前位置。南北古陸分開以後,非洲由南半球岡瓦納古陸(另含南美、南極與澳洲)最早分離出來,約在110-140百萬年前,澳洲約在96百萬年前開始分離,起初移動非常緩慢,其後約50百萬年仍可經由南極州與南美相連,直到第三紀漸新世早期約35百萬年前,澳洲與南美才分開,而澳洲與南極洲分離之距離已相當大,南極洲漸進到南極的位置,此時咆哮西風帶與環南極海流才出現,逐漸接近目前的南極海陸配列。
由於板塊肇始於單一的古陸,若有一群古老的植物起源於盤古大陸分離之前,則可能隨陸塊之分裂而歷經長期的隔離演化,故目前其後裔就會在若干陸地之間形成不連續分布。上述馬桑屬植物的全球不連續分布,一直困惑不少學者,大陸飄移的假說出現後,當然有學者以隔離分化的原理,來解釋這現象。然而根據現有化石資料的研判,這群植物的起源約在5-11百萬年前,並沒有那麼古老。若是採信大陸飄移所導致的陸地分離,馬桑屬應起源於第三紀之前,這與化石的推測不符,有賴分子鐘的推算。

紐西蘭南島的福斯冰河下方,大量冰漬堆積碎石上所生長的灌木或小樹(左圖前方),就是一種馬桑Coriaria arborea,當地人稱為tutu(右)。


最近一篇分子層級的研究,發現馬桑屬的植物並不算古老,沒有老到在白堊紀就出現,卻遠比化石顯現的起源時間古老,利用四個不連續區代表植物的基因序列分析,推側本屬的親緣演化關係,得知馬桑屬含有兩大族系分支(clade),第一分支是歐洲地中海與亞洲東南部的植物,第二分支由中美洲及南美洲植物組成,還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、紐西蘭等太平洋島嶼的種類。歐亞群與南北美(含太平洋群)之分化時間約在60百萬年前,配合地質與全球變遷情節推測,第一支系的不連續是單純的隔離分化與擴散的結果,乃因第三紀歐洲與亞洲東部之間的廣大地區變成乾旱氣候,以及後續第四紀冰河之影響,留存或擴散到適宜生境的族群形成地中海與東亞兩群,產生異域演化。第二支系的親緣關係顯示各區植物的分化已在南方陸塊分離之後,故不可能是隔離分化,必須靠長距離散播,由中美洲擴散至南太平洋島嶼,再由另一次遷移事件,擴散到南美洲之智利。
地球上的大規模植物不連續分布,另有一顯著之例,即南半球的南方山毛櫸屬(Nothofagus)樹木,目前分布在智利南端、紐西蘭、澳大利亞、新喀里多尼亞和新幾內亞等五個地區,南極大陸雖沒有樹木的分布,但卻發現過它的化石,可見它以前不在南極的位置,有過森林的生長,這種古今關聯的分布,過去一直被視為起源於白堊紀南半球岡瓦納古陸的典範,古陸破裂分離後,幾塊陸地與島嶼位移到目前的位置,形成植物的不連續分布與隔離演化,南極大陸上則因位移到南極的位置,導致氣候大變,形成冰帽,樹木無法生存。

紐西蘭的紅山毛櫸(左),是南方山毛櫸科的樹種之一,該屬目前分布在五個不連續地區(右),圖中*號代表在南極洲發現花粉化石之處。


目前有關南方山毛櫸的分子親緣研究與分子鐘估算,支持根據化石的估計,即該屬自北半球山毛櫸目(Fagales)分出約在84百萬年前,而其最早之化石記錄(孢粉)可追溯至80百萬年前,故被視為起源於白堊紀南方古陸的範例,其隔離分化與大陸飄移過程有關,本屬乃成為植物地理學解釋不連續分布的關鍵植物。分子模擬的研究顯示今日南方山毛櫸之亞屬與種,是從55到40 百萬年前(新生代中期)開始分化輻射出來的,且有大化石佐證,由此判斷,若認為現存南方山毛櫸的不連續分布全都起因於隔離演化,則不完全正確,因地質研究指出紐西蘭是在80百萬年前由澳洲分出來的,當時南方山毛櫸尚未分化,則目前紐西蘭的兩個亞屬與澳洲相同,只能解釋為由澳洲長距離擴散而來。至於分子鐘估計澳洲與南美洲兩群南方山毛櫸之分化時間,則與這兩陸塊由南極洲分出的事件(漸新世早期約35百萬年前)吻合。

現生南方山毛櫸之分布圖,南極洲目前在南極位置,已無森林生長。


綜合上述資料,可見分子層級的研究支持根據大化石的推估,即南方山毛櫸四亞屬的分出是在新生代中期,但與孢粉化石的推測相違,因四個亞屬的花粉在71百萬年前普遍出現在Weddellian 陸塊(由南美之Patagonia連到南極洲、紐西蘭與澳洲東南部),這兩種推測的差異可能是來自一已絕滅之未知族系,具有同樣的孢粉型而被鑑定為同一屬,後來各自獨立演化成今日的族系。有一證據可支持此種判斷,即紐西蘭沒有發現白堊紀之孢粉化石,可見該地的南方山毛櫸源自第三紀的擴散,但因其種子並不適合跨越大距離海洋(Tasman海),所以擴散之說較不易取信,若能進一步瞭解長距離散播之機制,則更具說服力。

紐西蘭低海拔溪谷(左)與南島西岸山坡上之之南方山毛櫸森林(右)。


大陸飄移的假說出現後,曾經是解釋植物不連續分布的萬靈丹,但隨著大陸板塊理論的發展,加上最近DNA序列的分析與分子鐘估算,可見除了大陸分離所導致的隔離演化以外,陸塊間的長距離擴散也一樣重要,必須配合地理變遷的過程一起考慮,才能合理解釋植物的分布,由本文所舉之例,可見南半球的不連續分布須有更複雜的假說。
台灣植物多樣性偏高,有各種來源的植物,出現在這塊蓬萊造山運動所浮現的島嶼上,本文所舉的馬桑屬植物,本島也有分布。台灣最有名的不連續分布植物,要屬亞洲東部與北美洲東部的第三紀孑遺植物,本網誌在生態隨筆的[台灣孑遺樹種雜記]已有提到若干種。另有一些台灣與北美洲東、西部不連續分布的針葉樹,包括鐵杉、黃杉、肖楠與扁柏,將另撰一文,在[植物物語]專欄中加以探討。

1 則留言:

S. H. Su 提到...

非常期待老師的下一篇文章。

另外提供一則馬路消息,森林系邱邱老師邀請到中國科學院的趙士洞老師來台灣演講,從今天起到週五(9/9),每日上午9:00~12:00在林三教室講授"中國植被系列專題",內容十分豐富,歡迎同好們一起來參加。